VXLAN与EVPN的结合使用

2019年6月18日 0 作者 oceansw

EVPN是近几年最热门的网络技术之一。如果你还没听过EVPN,你的网络技能可能已经落伍了,赶紧看看之前的《EVPN简介》吧!EVPN全称是Ethernet VPN,从名字上看是一个L2 VPN的实现。实际上在最开始提出时,也是用作L2 VPN,号称是next generation L2 VPN,对原有的VPLS(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)进行改进。所以最开始的EVPN,是一套跨WAN(Wide Area Network)的L2 VPN的控制层和数据层技术,数据层特指的就是MPLS。所有的这些在EVPN简介中都有介绍,今天我们来看一个EVPN应用的变化,将EVPN的控制层与VXLAN结合。

EVPN作为控制层,通常可以对接三种数据层,MPLS,PBB和NVO。NVO(Network Virtualization Overlay),这一分类包含了VXLAN(Virtual eXtensible LAN)。

传统的VXLAN工作方式

VXLAN是一种Overlay网络技术,我相信大家对Overlay和VXLAN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,所以,我不在这对Overlay和VXLAN做解释。我们直接看一下VXLAN网络是如何工作的。

VTEP

首先看看VXLAN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VTEP(VXLAN Tunnel Endpoint)。VTEP是一个网络设备VXLAN数据是在VTEP之间传递。从逻辑上看,VTEP包含了两个接口:uplink和downlink。Uplink连接Underlay网络,原始数据封装成VXLAN格式通过uplink在Underlay网络上传输;downlink连接Overlay网络,原始数据从downlink传入传出。所以,VTEP可以看成是一个连接Overlay和Underlay网络的edge设备。

举个例子,当Overlay中VLAN100数据包通过downlink发送至VTEP,首先会映射到VXLAN ID 1001。在这之后,VTEP根据原始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和刚刚转换获得的VXLAN ID,在VTEP L2 Table中查找对应的Remote VTEP,如果能找到,就原始的Ethernet Frame封装成VXLAN数据包,再通过uplink发送出去。

对端VTEP的uplink收到了VXLAN数据包,解封装获得原始的Ethernet Frame,再将VXLAN ID与VLAN ID做映射,加入VLAN100的信息,最后数据包再通过downlink发送出去。这样,两个VTEP下的VLAN 100网络相当于是连通的。(注:虽然这里都是VLAN 100,但是实际上两个VTEP下对同一个VXLAN ID对应的VLAN ID可以不一样)

原始的Ethernet Frame被封装成了一个IP/UDP packet,数据的传输变成了VTEP之间的IP/UDP packet传输,VTEP之间可以是二层网络,三层网络,甚至更复杂,但是这对VLAN100是透明的。

flood-learn

前面的例子中,如果VTEP L2 Table中没有找到对应的Remote VTEP,那就要通过flood-learn来获得对端的VTEP。

为了更好的描述flood-learn,我们假设最左侧虚机已经知道目的MAC了(VTEP中的L2 Table已经老化,虚机中的ARP cache还没老化)。当最左侧虚机想ping最右侧虚机,ping包送到VTEP,因为在VTEP中找不到对应的Remote VTEP,VTEP会做如下操作:

原始的Ethernet Frame被封装成VXLAN格式,VXLAN包的外层目的IP地址为组播地址。

VXLAN数据包被发送给组播内所有其他VTEP。

其实这就是flood过程。因为组播内所有VTEP都是接收方,最右侧虚机可以受到组播的ping包。最右侧的VTEP首先从ping包中学习到了最左侧虚机的MAC地址,VXLAN ID和对应的VTEP。因为有了这些信息,当最右侧虚机返回时,会直接发送到最左侧VTEP。这样最左侧VTEP也能从返回包中学习到最右侧虚机的MAC地址,VXLAN ID和对应的VTEP,并记录在自己的L2 Table中,这就是learn过程。与交换机中的flood-learn不一样的是,交换机中记录的是对应的交换机端口和MAC的关系,这里记录的是Remote VTEP(IP Address)和MAC的关系。

下次最左侧虚机想访问最右侧虚机,不需要再flood,直接查VTEP L2 Table就能找到对应的remote VTEP。

所以从这里看出,VXLAN的转发信息,也是通过数据层的flood-learn获取,VXLAN不需要一个控制层也能工作,这与VPLS的情况很像啊!

EVPN control plane

VXLAN由RFC7348定义,在RFC中,只定义了数据层的行为,并没有指定VXLAN控制层。在VXLAN技术早期,通过数据层的来获取转发信息,在实现上较为简单,相应的技术门槛较低,有利于厂商实现VXLAN。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发展,完全依赖数据层做控制会造成网络中广播组播风暴,因此VXLAN也需要有一个控制层。

SDN controller也可以作为VXLAN的控制层,OpenStack中普遍用SDN controller控制OpenVSwitch,VTEP直接通过OVSDB和OpenFlow流表进行管理。这些内容很有意思,功能也很强大,不过跟本文是两件事情,本文只讨论EVPN作为控制层的情况。

EVPN作为NVO的控制层由IETF草案:draft-ietf-bess-evpn-overlay定义。上一篇讲了EVPN的实现是参考了BGP/MPLS L3 VPN,那么EVPN作为VXLAN的控制层时,仍然采用相同的架构,只是架构的组成元素发生了改变。

 

具体的变换包括了:

  • PE设备变成了VTEP,有的时候也称为NVE(Network Virtualization Endpoint)。相应的MP-BGP连接也建立在VTEP之间。
  • 数据层变成了VXLAN,VXLAN是在Underlay网络传输。
  • CE设备变成了Server,这里可以是Virtual Server也可以是Physical Server。

控制层数据传输

与传统的EVPN基本一致,Server到VTEP还是通过local learning,VTEP通过读取Ethernet Frame获得本地连接设备的MAC地址和对应的端口。VTEP之间通过MP-BGP传输Route Type 2的MAC/IP route。这里有点不一样,以MPLS为数据层时,MAC/IP route传输的是MPLS Label,而以VXLAN为数据层时,MAC/IP route传输的是VXLAN ID。正好VXLAN ID也是3个字节,能够匹配原来MPLS Label的空间。相应的NLRI信息如下:

MAC/IP route通过MP-BGP传输到对端VTEP。现实中要求BGP连接是full mesh(任意两两互连),而为了减轻配置压力,通常会引入BGP RR(Router Reflector)。BGP RR的作用是将一个BGP Speaker的数据反射给所有其他连接的BGP peer。使用BGP RR可以使得所有的BGP Speaker只需与BGP RR建立连接,否则按照full mesh,任意一个BGP Speaker必须与其他所有的BGP peer建立BGP连接。

所以,在有BGP RR的环境中,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,是不是跟Spine-Leaf的网络结构很像?

所有的VTEP学习到本地的MAC地址之后,通过MP-BGP发送给BGP RR。BGP RR再将收到的MAC转发信息,发送给所有其他的VTEP。经过BGP RR的反射之后,各个VTEP已经有了所有其他VTEP的MAC转发信息,如下图所示:

看一看图中各个VTEP的L2 Table,第一列是MAC地址,第二列是对应的Remote VTEP(远端MAC)或者当前VTEP连接的端口(本地MAC),第三列是VXLAN ID,这三列在介绍VTEP时说过。第四列是用来做MAC Mobility,也就是MAC迁移用的,这个稍后单独介绍。

就这样,控制层数据分发到了各个VTEP。

数据层数据传输

有了控制层数据,数据层就简单多了。Server A想访问Server B,通过查找本地VTEP L2 Table找到VTEP2,再封装成VXLAN数据发送到VTEP2,VTEP2将VXLAN解封装,转发给本地的Server B。所以可以看出,从数据层面角度来看,有没有EVPN效果都是一样的。EVPN只负责VXLAN的控制层面,也就是MAC转发信息的传输,对VXLAN数据层面没有影响。

EVPN作为VXLAN的控制层面就是这样了,是不是也不太复杂?接下来看一看MAC Mobility。

MAC Mobility

MAC Mobility在RFC7432中已经定义,也就是说这不是为VXLAN专门定义的。先来看看MAC Mobility解决了什么问题?

现实中,经常会面临Server迁移的场景,例如虚机迁移,物理机房的改造造成的迁移。以上图为例,当Server A从VTEP1迁移到了VTEP3,VTEP3通过本地数据层面的学习(读取ARP或者DHCP的Ethernet Header),发现了Server A。本来VTEP3上的MP-BGP进程应该将这个新学习的MAC通过Route type 2发送给其他VTEP。但是现在有几个问题。首先,VTEP3本身已经有了Server A的MAC转发信息,表明了Server A在VTEP1上,那么VTEP3本地数据已经有了冲突了。其次,VTEP1和VTEP2中也有Server A的MAC转发信息,它们将如何处理VTEP3发出来的Server A的转发信息。你可以说,后来的覆盖先来的,但是EVPN,或者MP-BGP,这是一个L7的协议,后来的不一定是更新的数据。比如,Server A迁移到VTEP3,VTEP3本地学习到了Server A的MAC,并发送出去,VTEP2收到了这个信息,但是由于网络阻塞,VTEP1关于Server A的信息过了一会也发送到了VTEP2。如果后来的覆盖前面的,那这时就是旧的信息覆盖了新的信息。

在说解决方案之前,先回顾一下EVPN新增的MP-BGP Route type和BGP Extended community。

MAC Mobility就是基于图中标注的Extended community实现。BGP Extended community是跟随在BGP NLRI信息之后的辅助信息,像RT(Route Target)就是最常用的一种BGP Extended community。MAC Mobility Extended Community的格式定义如下:

所以,具体工作过程是这样,当VTEP通过本地的数据层学习获得了一个MAC地址,如果本地的L2 Table中没有这条MAC地址的记录,那么VTEP接下来发布的MAC/IP route会带上一份MAC Mobility Extended Community,其中的Sequence Number是0。(也可以不带,这样默认就是0)这也就是上面示意图中第四列中的0的意义。

当VTEP通过本地的数据层学习获得了一个MAC地址,如果本地的L2 Table中已经有这条MAC地址的记录,那么VTEP首先会更新自己的L2 Table,将之前的MAC转发信息覆盖。之后VTEP发布的MAC/IP route必然会带上一份MAC Mobility Extended Community,其中的Sequence Number是原有记录的数值加1。这样,当其他的VTEP收到了这条MAC/IP route,对比本地记录,就会发现,这是一条更新的MAC转发信息,原有记录会被覆盖。如果VTEP收到的MAC/IP route中的Sequence Number小于当前记录的信息,那么这条MAC/IP route会被丢弃。

MAC Mobility中的Sequence Number可以看成是MAC转发信息的版本号,高版本可以覆盖低版本。

从另一个角度看,如果没有控制层的MAC Mobility机制,那么Server迁移之后,只能等L2 Table中的表项老化以后,重新flood-learn才能获得更新之后的MAC转发信息,这样的时间相对要长很多。这就是EVPN作为控制层带来的好处之一。

最后

EVPN的提出是作为下一代L2 VPN。L2 VPN实际上是在WAN上的一个逻辑二层网络。如果将L2 VPN与Overlay技术,例如VXLAN做对比,其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。比如都是有Overlay和Underlay,Overlay都是L2网络,都有相应的edge设备等等。正是这些相似之处,才会有将原本是L2 VPN的控制层的EVPN,用作Overlay网络,例如VXLAN网络的控制层。VXLAN网络配合EVPN作为控制层,不仅能减少网络中的广播与组播数量,而且能带来EVPN作为控制层的一些优点,例如本文介绍的MAC Mobility。在一个VXLAN Fabric架构中,采用EVPN做控制层,借助功能完善的BGP(确切说是MP-BGP)协议,能够高效的连接不同的POD,甚至连接不同的site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,EVPN作为VXLAN的控制层的应用,并不逊色与其作为L2 VPN的应用。